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下,连州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上半年全市经济总体运行水平趋稳向好,部分主要指标有所改善,但受国内外需求增长放缓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部分行业增速与一季度相比有所放缓,相关部门需要密切关注。
经济运行速度有所加快。
经清远市核定,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9.52 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7亿元,增长5.6%,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78 亿元,增长8.7%,拉动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第三产增加值26.37亿元,增长7.9%,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3.2︰24.2︰52.6 调整为23.0︰23.8︰53.2。主要情况分析如下: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今年我市各部门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与省的强农惠农支农政策,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创新农村发展思路,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5.6%。分行业来看,种植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其中蔬菜产量22.7万吨,增长7.8%;水果产量1.6万吨,增长8.2%。畜牧业由于受去年猪价低、养殖户补栏意愿下降的影响,以及环保减排要求,大部分小型养殖场遭到淘汰,全市生猪养殖量下降,导致今年生猪的存栏量和出栏量都比上年同期减少。其中生猪出栏26.4万头,同比下降3.1%,存栏25.1万头,同比下降2.7%。近年来草食动物的养殖得到规模化发展,未来有望取代生猪养殖成为畜牧业产值的支撑点。其中羊出栏1.3万只,同比增长174.9%,存栏2.3万只,同比增长70.3%。
2、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减缓。2015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4.90亿元,同比增长6.7%,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2.4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27亿元,同比下降6.6%。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64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93.9%的四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60亿,同比增长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同比增长16.7%,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34亿元,同比下降6.3%,拉低规模工业增加值2.0个百分点;文教娱乐用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0.17亿元,同比下降14.3%,拉低规模工业增加值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同比上升11.5%,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2.6个百分点。
增资扩产企业对工业发展贡献较大,去年规下转规上和增资扩产企业合计完成增加值1.07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其中4家规下转规上企业完成增加值0.14亿元,增长15.4%;2家增资扩产企业完成增加值0.93亿元,增长46.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成为今年上半年规上主要增长点。
2015年上半年,全市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1.89亿元,增长8.1%,库存增长快于生产增长,企业去库存压力较大。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4亿元,同比增长5.5%,企业营利能力有所改善,工业大环境有所好转。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销售增幅较大。上半年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8.1亿元,增长12.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减缓3.9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完成投资8.1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5.2%,同比降19.5%;民营投资完成8.3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6.3%,同比增长1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81亿元,同比下降0.5% ,主要原因是受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暂未入库统计影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15亿元,增长143%,拉动投资增长1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1亿元,下降23.7%,拉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受房地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房地产投资5.53亿元,同比增长55%。另外今年新上亿元投资项目:龙头山垃圾填埋场、高山奶牛场、华润风能顺水风电项目。另外,华润双喜及泉水两个亿元项目投资进度仍较好。
受碧桂园等楼盘销售走旺的带动,商品房销售态势良好,商品房销售125922平方米,同比增长20.5%。
4、商品销售增长持续稳定。随着三公消费减少对住宿餐饮业的影响逐步淡化,批零住宿餐饮企业在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后,今年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上半年,消费市场总体情况出现缓慢好转趋势,全市完成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5.99亿元,增长1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4%;其中批发业销售额6.2亿元,增长3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6%,主要是南北农产品批发市场今年扩大了营业门店个数和增加了水果销售品种,销售额大幅增加影响;零售业销售额14.83亿元,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住宿业营业额1.27亿元,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餐饮业营业额3.69亿元,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1%。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7亿元,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
5、财税收入增势平稳,财政支出增幅较大。上半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10.1%,比一季度略降0.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65亿元,增长4.5%。非税收入1.38亿元,增长17.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6.6个百分点。
受6月份一次性补发了机关事业单位5、6两个月的住房维修和物业补贴和公务员调薪影响,上半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28亿元,增长11.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核算GDP非营利性服务业的财政八项支出合计8.94亿元,增长10.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8.2个百分点。八项支出中上升的有6项,占75%,下降的有2项,占25%。
6、贸易出口增幅较大,利用外资表现良好。1-6月,完成出口总额4915万美元,增长81.2 %,扭转了2014年的下降局面。实际利用外资1145万美元,同比增长28.1%,主要是受建滔(清远)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增资影响。
7、金融信贷市场表现良好。在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下,金融信贷市场总体发展较快。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5.20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10.35亿元,同比增长11.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0.92亿元,增长15.1%,其中以项目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17.34亿元,同比增长33.5%。
8、消费品价格在低位运行。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升0.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八大类价格指数呈四升四降态势,其中烟酒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四类价格下降,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四类价格上升,总体升降幅度均不大。增幅最大的是衣着类价格同比增长4.1%,降幅最大的是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8%。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与上年持平。主要物价指数整体性回落或下降表明当前市场需求较为低迷。